体育资讯11月13日报道宣称 在江西定南,一年一度的“老甲A”传承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这项赛事汇聚了当年中国足球圈一个个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名字。利用赛事间歇期,我们高兴邀请到了前中国国家队和山东泰山队名宿宿茂臻指导,和他畅谈了职业联赛的发展以及中国足球当下面临的一些困境与挑战。
宿导你好,今年正好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的第30周年,对于早期的职业联赛您有什么印象?
宿茂臻:职业联赛开始是从94年开始,当时叫甲A联赛。对于早期联赛,我有两个印象,一个是当时很多球队开始找外援了,我当时在山东泰山队,我们是没有外援的,但我们成绩还不错,连续几年都在联赛中游。
还有一个事是当时第一次有了转会概念,广东队看上了我和另外两名山东队球员,力邀我们加盟。但当时的转会市场和现在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仨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去成,后来是黎兵和马明宇去了广州队,代表广州打出了很好的成绩。
虽然我没有转会成功,但很快帮助山东泰山拿到了足协杯的冠军,那是第一届足协杯比赛的冠军,这也是山东泰山队在足协杯这项赛事总能取得好成绩的开端。
接下来我拿到了联赛的最佳射手,然后是鲁能集团开始赞助山东泰山队。资本的注入确实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我们有了外教和外援,99年我们取得了双冠王。从此以后山东队就成了中国职业足球赛场的一支强队。
因为在联赛里有好的表现,我也入选了国家队,在国家队我差不多平均2场比赛能进1个球,我觉得我所有成就都要感谢职业联赛,给我个人带来了许多荣誉,也改善了家庭生活。
退役以后,我去了英国,考了教练员证件,也拿到了管理学硕士。退役以后我的身份经历了很多转变,在山东泰山足校工作过、做过各级别球队和国字号球队的教练。我今年50多岁了,应该说是完整体验了最近30年中国足球的发展。足球给了我很多,我也真心希望中国足球越来越好。
您觉得我们联赛的水平是往上走,还是每况愈下?
宿茂臻:我觉得很难评价。但我想说一个侧面的数据,就是我们国家队的排名。我们现在国家队排名下降的很厉害,这是不应该的。反映到我们的职业联赛里,我们的联赛有过非常光彩的时候,但是泡沫破裂以后,发现国家队的成绩并没有提高。第二个是在人才培养上,我们的联赛没有系统性、稳定的涌现出人才。还有一点,评价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也要看青少年联赛的水平,我们的青少年比赛太少,导致人才很难涌现。我听说现在中国足协也在推广青少年联赛一周一赛,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的转变。
你们这一代球员,退役以后陆续走上教练员岗位,你觉得你们有哪些成长和进步?
宿茂臻: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球员,很多人当年都有很鲜明的个人技术特点。比如我们山东的长传冲吊、北京的“小快灵”、上海的“抢逼围”等等,这些都有鲜明的城市特点和时代烙印。我们那一批球员,很多人给球迷们留下了很鲜活的印象。但是现在呢?现在的球员说不出有什么特点。所以我觉得中国足球要成长的路还有很多,作为教练员以后我也在思考,我们的足球哲学是什么?我们应该搞什么样的足球?
比如我作为青少年教练期间,我发现青少年的比赛有点过早重视成绩了,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性和创造力,这样的过于功利性的培养模式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另外就是青少年比赛赛制的问题,大部分比赛时像这次“老甲A”一样,把大家叫在一起,6天踢5场比赛。对我们这种聚会性质的比赛可以,青少年比赛这样搞这是不合理的。
您觉得为什么我们现在无法培养出技术特点鲜明的球员呢?按理说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好了,培训模式也比你们那个时候更科学了。
宿茂臻:我们都是体工队模式培养的球员,现在回到那种模式,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我想说一点,现在青少年的比赛机会没有我们以前多,现在这些小孩,80%时间在训练,20%时间在比赛,这就有问题了。没有高质量的比赛,是无法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
所以我们要从底层来找原因,很多问题是基础性的。我觉得青训的症结是没有高质量的比赛。当然,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比如我们国家太大,办赛成本很高,还有谁来办高质量的比赛?
但是你们当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肯定更多,为什么你们可以被培养出来?
宿茂臻: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这批人都是家庭条件很一般的孩子,我们是需要通过踢球来改变命运的,是需要通过足球来改善家人的生活的。我们以前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甚至没有空调,只能踢球。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他们不愁吃不愁穿,踢球是因为有兴趣,但能让他们感兴趣或者分散他们注意力的事务太多了。我不是说这样不好,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关键是我们怎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有好的青训教练、高质量的青训赛事、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相信还是能培养出有特点的球员。
英超在线观看直播免费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21-2024 24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7010023号-2